赵建:当前缩仍是主要矛盾,但胀正在悄悄酝酿
我想提醒的是,通胀力量又开始悄悄集聚,虽然短期内不会成为主导宏观经济的核心变量,但可能在2年左右浮现(CPI超过3%)。事实上,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正在验证这一点。有人可能会立即反驳,说当前产能过剩,就业压力大,收入下降,资产负债表衰退,信心严重不足,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等等,都是巨大的长期的缩的力量,怎么可能会有胀。要知道,三年半前我提醒大家缩的时候也是很多人质疑。反者道之动,通缩里面蕴含着胀的力量,比如供给体系被缩破坏(破产,资本支出萎靡等)造成供给不足,倒逼政府大放水等。因此大缩之后必有大胀。达里奥在其《债务危机》一书中,已经清楚的描述了在超级债务周期下半场,当债务泡沫刺破以后,一个典型的从通缩型去杠杆到通胀型去杠杆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换时间,取决于国家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印钞的节奏和幅度,以及货币对生产性要素和创新资源的动员能力——这决定通胀是温和的还是恶性的。同样是史诗级的MMT实验,美国的货币大放水,在资本市场的水池里养出了AI科技革命,建立了除石油美元之外的芯片美元又一货币霸权。而南美的货币大放水则不一样,大通胀、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直到放弃自己的货币主权(赵建《终局,通胀》)。
简评:通缩与通胀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转化,是今后应当密切关注的一个话题。
秦逸飞、朱星宇 从“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到末日堡垒经济
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大约相当于美国的30-40%。普京上台前曾放出豪言“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而如今,这个国家的GDP为1.4万亿美元,低于我国广东省的GDP。
为了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2015年俄罗斯就启动了在学界被称为“堡垒经济学“的自救和反制政策及措施。为什么被称为”末日堡垒经济学“呢?其前提是建立在防止核大战、超级病毒或者其他不可预测的灾难,需要搭建一个末日堡垒作为最后的避难所和文明的备份,那么这个堡垒要准备哪些物资呢?
首先,毫无疑问要有足够的粮食;其次,要储备足够的电力、油料等能源,确保堡垒的正常运转;此外,还要准备足够的武器弹药,用来自卫或者打击堡垒外的敌人。在经济学中,以上三种分别对应农业、能源和军工,三者恰好也是俄罗斯近年来着力发展的三大产业。
末日堡垒这种模式能够在与外界完全封闭,在超级灾难或者战争面前,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能保持国家强大的国防能力。
简而言之,末日堡垒经济学=粮食自主+能源自主+军工自主+金融安全。
俄罗斯经济在封闭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显然做不到市场竞争下的资源最优配置,也做不到市场经济下的效率最大化。在这种封闭循环条件下,俄罗斯经济跟世界的差距一定会越拉越大。
俄罗斯的堡垒经济时刻准备为战争牺牲一切,不仅彻底摧毁了经济正常化的根基,也彻底杜绝了国家正常化与复兴的可能性。意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末日堡垒经济学,会让俄罗斯永陷恶性循环的绝境深渊。衰败启示录:从发达到国穷最快五年,末日堡垒经济永绝复兴(秦逸飞、朱星宇《衰败启示录:从发达到国穷最快五年,末日堡垒经济永绝复兴》)。
简评:末日堡垒经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阿西莫格鲁:不赞成对AI推动经济增长的过度乐观预测
AI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一方面因为它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投资,另一方面因为它取得了一些引人瞩目的进步,尤其是随着GPU性能的提高。还有部分原因是AI无处不在的影响。这些因素促使我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
随着我越深入研究AI的能力和发展方向,越确信它当前的发展轨迹正在重复并加剧过去几十年最糟糕的一些技术性错误——过分强调自动化,就像我们优先考虑自动化和其他数字技术,而没有为创造新任务进行充足的投资;以及社交平台试图利用人们的数据和兴趣盈利,因此犯下的所有错误。我还特别关注这样一个事实,AI领域的大多数头部玩家都是由不切实际且危险的梦想驱动,即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梦想,这是将机器和算法置于人类之上,也通常是这些头部玩家凌驾于其他人的一种方式。
对于人工智能,我非常担心它成为将财富和权力从普通人转移到一小群科技企业家的方式。问题是我们没有任何必要的控制机制以确保普通人从AI中获利,比如强有力的监管、工人参与、公民社会和民主监督。我们看到的“不平等”是“煤矿里的金丝雀”,意味着更糟糕的事即将到来。
我对CEO们的建议是,要意识到他们最大的资产是工人,与其专注于削减成本,应该寻找提高工人的生产力、能力和影响力的方法。这表明要使用新技术为工人创造新的任务、开拓新的能力。当然,自动化是有益的,我们也必然会在未来更多地应用自动化,但这不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所唯一能做的,自动化也不应该是CEO们唯一追求和优先考虑的事情(澎湃新闻《专访诺奖得主阿西莫格鲁:不赞成对AI推动经济增长的过度乐观预测》)。
简评:自动化当然是人类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但这样的追求不能绝对化,更不能在这样的追求中使人的价值丧失于其间。
赞(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