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亚洲实力指数」出炉 中国第2,台湾排名14
澳洲悉尼知名智库「罗伊中心」(Lowy Institute)23日公布最新「亚洲实力指数」( Asia Power Index),显示在亚洲活动的27个国家或势力当中,中国第2,台湾排名14。
罗伊中心公布的指数显示,在亚洲地区实力最高的是美国、其次为中国、印度、日本和澳洲。报导中提到,新加坡排名第8,人口600万,却领先人口2.8亿的印度尼西亚(排名第9),实力不容小觑。此外,印度的人口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不足以成为超级大国,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国与中国。
台湾的整体分数比去年增加5%(约0.8分),在总分100分拿下16分,排名第14,其中在「外交影响力」项目排名进步最多,其次为「韧性」项目(吓阻对国家稳定的真实和潜在威胁的能力)和「未来的资源」项目也有增加,但在「国防网络」方面则略有下滑。
若看单项排名,台湾的经济能力排名第7,军事能力排名11、韧性排名16、未来资源排名11、经济关系排名12、国防网络排名15、外交影响力排名22、文化影响力排名13。
在贸易方面,对台湾影响最大的是中国、日本、新加坡、澳洲和马来西亚。而最依赖台湾的则是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日本和菲律宾。
在综合实力方面日本被印度反超。这是该研究所自2018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日本的排名首次从第3跌至第4,长期经济低迷被认为是主要原因。《印度时报》则认为,作为潜在超级大国的印度终于开始在地区舞台大展拳脚。报告作者认为,印度的影响力与其拥有的资源和潜力不相符,仍有上升的空间。
据日本雅虎新闻网报道,该指数考察了亚太地区27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等8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在调查的8个领域中,日本在“军事实力”“外交影响力”等方面评分上升。
调查在谈及日本时称,自卫队与美军的联合训练、日美防卫对话以及从美国进口防卫装备品有所增加。调查还列举日本强化与菲律宾等的防卫合作等例子,分析称日本在亚洲安全保障方面进一步增强存在感。不过,虽然日本综合实力评分本身高于去年,但增幅不及印度。
据日媒报道,自2018年以来一直保持在第3的日本,排名却下降到第4,原因在于其“经济实力”方面的评价有所下降。东京的经济影响力因竞争加剧而减弱,尤其是在其曾经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领域,面对来自韩国、中国等其他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竞争。
《日本时报》直言,日本首次被印度超越,“反映出东京经济的衰退”。分析认为,日本生产力的下降可归因于“外国投资从日本技术领域转向其他领域”以及人口结构的挑战。
印度此次排名上升主要得益于其“经济实力”和“外交影响力”提升。《印度时报》23日在谈及“印度的崛起”时称,报告认为,印度的优势主要在于丰富的资源,比如迅速增长的人口、辽阔的土地,而且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印度经济实力目前位居世界第3。报道还称,印度在未来资源方面的得分上升,这一指标预测了未来经济、军事和人口资源的分布,暗示了印度潜在的人口红利。但报道同时提到,印度与亚洲较大经济体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对地区经济架构的参与度较弱,经济关系仍然是印度的弱点。
在今年的调查中,美国和去年调查时一样居首位,中国第2。据报道,美国在8个领域中的6个领域排在首位,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在“外交影响力”和“构建经济关系”领域排在首位,在“军事实力”方面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俄罗斯综合实力排名下跌一位至第6。澳大利亚升至第5。
随着北京投入大量资金扩充武装力量,其与华盛顿在军事能力方面的差距继续缩小。报告称,与美国相比,中国现在更有能力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在亚洲持续快速地部署军队,这是中国首次在这一指标上领先于美国。
报告作者之一苏珊娜·帕顿(Susannah Paton)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说,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存在“长期的不足”,但中国在军事力量方面的投入及其天然的地理优势正在削弱美国的地位。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美国致力于加强同日本、澳大利和菲律宾等盟国的防务关系,让美国在亚洲的实力地位得到了强化。
在经济关系和外交影响力这两项指标上,中国排名最高。这反映了中国与该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强大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以及广泛的外交接触。在经济能力这一项,美国仍领先于中国。在新冠疫情后,中国仍未完全恢复其在互联互通方面的优势。
报告作者帕顿认为:“美国的经济表现相对好于中国,而且从未来的资源和人口趋势来看,美国比中国更有优势。”
中国表现相对最弱的一项是国防网络(defence networks),居第7位。但自2018年以来,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排名已上升了5位。
报告认为,中国的整体实力处于停滞状态。报告称:“中国的实力既没有提升,也没有被削弱,而是停留在一个低于美国的水平,但仍显着强于其他亚洲竞争对手。”报告作者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人口老化等长期的结构性问题。
赞(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