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天道》,首先必须要搞清楚它要说什么?《天道》说的就是文化属性问题,而文化属性抽像来讲就是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和西方人的不同,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不同。如果再抽象一点,就是认识论的不同,即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西方人是理性的看世界,我们则是感性的看世界,差别其实就在这里。
丁元英在西德学习、工作、生活十年之久,并且是一个男人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年龄20~30岁,这期间,他接受到的教育都是理性思维的,都是普世价值的。试想如果丁元英不出国,一直生活在中国,他还会如此吗?大概率他依然会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生活一辈子。
丁元英身上有着明显的西方文化的烙印。但在《天道》中,你觉得芮小丹身上有吗?她可是六七岁就随母亲去了西德,在西德生活了九年,也就是说她的小学中学教育都是西德的,而十六、七岁是一个女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她在回国前,中文已经不流利了,芮小丹应该是习惯了德语思维。或者说,她西化得比丁元英更彻底。可惜《天道》上却看不出这一点。而是把芮小丹描写成一个小城里的普通小警察,这是作者豆豆的缺失,她对芮小丹的人物刻化是非常失败的。
对韩楚风也是一样。韩楚风是丁元英留学时的同学,他俩应该在同一个认知层次,而《天道》里韩在这方面却比丁元英差了一个档次。这就像《三国演义》,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睿智,就把鲁肃描写成了弱智,这是不符合常识和逻辑的。
看《天道》,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丁元英,芮小丹,韩楚风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德学习生活了十年的年轻人。西德的政治体制,宗教文化,生活方式都和那时的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远胜一线城市和一个偏远省份小镇的差异。但你能从《天道》中的芮小丹韩楚风身上看到吗?你只能从丁元英身上看到一些而已。
或者可以这样说,丁元英,芮小丹,韩楚风的文化属性是基本相同的,他们和肖亚文,欧阳雪,以及叶晓明,冯世杰,刘冰是不同的。如果后者改变了文化属性,他们是否就得救了呢?或者说,西方人有救世主吗?
应该有,他们信仰的上帝,或者说他们的文化就是他们的救世主,并不遥远。对于丁元英来说,他已经得救了,这并不是说他财务自由了,而是他的精神升华了。五台山的智玄法师说他踩到了得道的门槛,进则净土,退则凡尘,暗示希望丁元英出家修行,这是佛家的标准。如果用基督教的标准来衡量,丁元英应该算已经得道了。
精神上,他也拯救了芮小丹,他让芮小丹去耶路撒冷朝圣,接受心灵洗礼,升华精神境界。他最后并没有阻止芮小丹赴死,应该说他在基督教精神上成就了芮小丹。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对于芮小丹这样的人来说,救世主并不遥远。
赞(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