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填报的舆论,闹的蛮大,还有些教授、相关从业者来回击,但说的呢,压根不在同一频道,立场完全不同,代表的群体也不同。
张讲的是大实话,但不好听,太辣。甚至有撕开遮羞布的味道,同时,话语一开,也有种投石问路的意思,结果还真有相关人士来回应,结果学生和过来人都给出了更现实的回答,语塞。
张从事的高考填报志愿行业,算小众领域,深耕的人不多,借着近些年台前的宣讲,也将其推到了聚光灯下,一来二去,张也就算是行业大牛,资深导师。
我倒认为,填报志愿和校外培训,本质上共通,都是直击当下教育系统的问题,做出的市场化解决方案,但校外培训的结果,已经给出了答案,被完全取缔。
并不是说,填报志愿也会被完全禁止,而是说,他们两者都是针对教育体系痛病下的痛疾,而志愿则比校培更加直白。
因为我们的教育系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产研背离、毕业即失业、与社会实际脱节等等。而第一道遮羞布,就是高校专业的设立,从最初高等教育系统的全局设计,到如今科技更新迭代发展下的脱节,专业与市场的滞后问题不说,专业本身也没有在与时俱进,问题大且深。
而张所做的,就是在问题的基础上,提供解决方案。就像供需关系,有需求才会有商家,才会有优质、专业的服务,而张的志愿服务就是借此创立。
张的志愿填报服务,面对的受众群体很广,每年全国的高考生,都是其潜在客户,不可谓市场的庞大。
你再对照校培看,是不是极为相似,内容、群体、需求,几乎完全等同。填报志愿对应的专业问题,更像是校培问题的后续升级和衍生,因为校培的终点就是为了高考,选专业挑大学,而张当下做的,就是在引领这个行业的颠簸。
过去媒介不发达,像张这样的职业,更多是实地宣讲和局部的传播,但当下不同,自媒体是个百倍的放大器,无形中扩散开来,而当下正是。
我一直在强调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问题中的专业问题就像枝干,四处散开,急需得到有效修剪。张做的呢,只是在分析、陈述些事实,而事实则是冰冷且残酷的就业,一朝错则步步错,甚至寒窗十年毁于一旦。
当个人或行业形成一股势,冲击到社会层面的问题,会有两种可能:
其一:当势足够大,比如人群对专业问题本身呼应声足够大。这也会变相的敦促我们教育体系有所改变,当然,这是理想化的,声音被重视到改革,不是这见风就起的一蹴而就,需要势逐渐的推进过程。
其二:张会受到诽议甚至攻击,因为他的存在会显得另一类群体的错或无能,就像那位教授的回应,显然是自傲的高处不胜寒的无知,未来涉及到其它被痛击的专业,仍然还会有诸多所谓教授们回应,这些充其量就是些虾兵蟹将,更担心的,还是触动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无能群体们,他们占着资源而无作为的丑态被揭露,轻则颜面扫地,重则饭碗不保,而等待张的,将会是更大的攻击。
就像他自己说的,很快就会被人搞了!
赞(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