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转载]无中生有,创造需求
本頁主題: [转载]无中生有,创造需求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云中雀


級別:聖騎士 ( 11 )
發帖:2507
威望:654 點
金錢:99883 USD
貢獻:1024 點
註冊:2019-10-01

[转载]无中生有,创造需求

转自 铁锤微观



上篇文章,我们浅聊了政府大手以旅游为契机刺激消费需求,淄博和哈尔滨的先后爆火,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购房需求的创造。

刺激消费和刺激买房,逻辑是相通的,本质都是大家捂紧钱包不花钱后,宏观层面以经济发展大局为重,强行出手,创造需求。

说穿了就是,你喜欢存钱,我就调降存款利率,让你的钱变毛,逼你花钱。你不喜欢买房,那我就各种放松调控,降低准入门槛,鼓励你加杠杆。

抛开政策功效不说,现在各地主打的就是“出手迅速”。

这段时间,地产相关的新闻层出不穷,个人觉得,重要的信息有三个。

参透这三个信息,就能明白地方对房地产的依赖升级,也就能领悟2024年大规模救房地产的核心打法。


一是1月9日,海口发布了6条房地产优化政策,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需求。外省户籍,只需2年社保/个税即可在非限购区购房。另外增加了公司可以购买住宅、离婚按现家庭计算、商品房限售年限也由五转二等新规。

为什么说海口优化房地产政策很重要?因为海南曾夸下海口,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和“全域限购”主基调,以壮士断腕之决心摆脱房地产依赖。

现在看来,海口也属于向现实低头了,松绑限购本质上还是对房地产有所依赖。尤其是过去两年,在卖房、卖地、房地产税收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海口急需完成地产突围,因为这是地方财政不可替代的解药。

泼冷水的话,我就不说了,我只想提醒一句,警惕海量个例。

近期南京下调首套房贷利率,重庆11区发布购房补贴政策:涉及契税补贴、消费补贴、人才购房补贴等,其实和海口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强行创造需求。

事实上,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武汉、成都等地也会有所行动,依据是这些地方的新房都卖不动了,比如武汉,2023年新房销售是下滑的,全靠二手房上涨40%左右在撑,至于二手房成交量激增,很大比例是“换贷”贡献的。

 



二是广州“房票安置”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何为“房票安置”?简单来说就是,拆迁不再发安置房或者发现金,而是发房票,它是一种结算凭证,上面会写明房票类型、购房地址、票面金额、政策性奖励金额、有效期限一年等信息,可由本人或其直系亲属购买“指定”新建商品房。实施房票安置后,城中村改造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建安置房。

广州实行房票安置后,过去的“拆房补房”模式可能就彻底终结了。但是如果一年期满后,拆迁户仍然没有在“指定”商品房中选到中意的房子,也可以提出货币补偿。

值得一提的是,继广州成为首个落实房票安置的一线城市之后,浙江嘉兴、广东佛山也相继推出房票安置政策。

嘉兴的房票政策有所不同,有效期为2年,但有效期内未购房的,不得在房票有效期内兑换货币。此举用意再明确不过,就是逼着你妥协。

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热衷房票安置,而不是货币化安置,我觉得原因有二:一方面货币化安置成本太高,另一方面房票安置的可操作性更强,只能购买本市指定楼盘。用意有两个,既能盘活资金短缺的项目,不需要新增,又能做到让肉烂在锅里,而不是便宜少数有价值的头部城市。

三是央行向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银行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主要投向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PSL其实就是低息贷款,熟悉2015-2019年货币化安置政策的人,对此都不陌生。直白点说就是,央行印钱透过三大政策银行,以棚改的形式发放给被拆迁户,这些人拿到钱后,再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

 



这一次与之前不同的是,只瞄准全国21个一二线重点城市。明眼人应该都看得出来,这是典型的“保大放小”,底层逻辑其实全国为数众多的三四五线城市已经拆不动了,其根源是需求已经挖掘殆尽了。

城中村改造也好、房票安置也好,PSL低息贷款也好,本质上都是指向同一个目标:拆你的老房子,给你房票、给你货币,让你再去购买指定商品房,强行创造购房需求,增加市场交易,盘活楼市。

进一步理解,这其实就是在给开发商去库存:房企卸下肩上的库存负担,有了销售回款,才能化债自救,才能到土地市场拿地,进而为地方创造财政收入。

有人说,看不懂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政策,其实我们只要明白一点就行:我们预想的经济增长模式都是以地方财政为基础,所以救房企、鼓励居民加杠杆,归根结底是为了维稳地方的财政收入,这是几十年未变的底层逻辑。

房地产是典型的“击鼓传花”游戏,维持其运转的核心是一直涨和永远有人接盘。过去房企疯狂加杠杆扩张,本质上是踩准了人口红利周期,即在所谓的正周期拼命借钱,摊子铺得很大,结果周期一收缩就瞬间崩塌。

《繁花》里,爷叔跟阿宝说:纽约的帝国大厦,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八点八秒。电视剧里的描述,简直像极了我们过去二十年的地产波澜起伏。

正周期不仅仅房企赚钱,地方、金融机构,甚至是依托房地产的各种理财公司、信托机构,都赚得盆满钵盈。其中地方城市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不亚于任何一方,从去年到现在,很多城市都暴露出了财政不足的问题,即便强如上海,也显现出了财政的隐忧,开始通过上涨自来水价格未雨绸缪了。

地方缺钱为什么不加大力度卖地?

这就要提到房地产“矛盾三角”了:既要严控新房供给,又要维稳土地财政避免地方债务失控,还要稳增长确保总债务处在合理区间。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懂得这段时间宏观层面祭出的“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PSL”组合拳打法的高明之处了,在不能拼命造新房子的情况下,在走旧模式徒增供应的情况下,通过房票+PSL的方式曲线向被拆迁户发放购买力,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

这波攻势明显,理论上做到了“一箭三雕”:提升了购买力、创造了新需求,同时为开发商完成了去库存任务。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那就是广州在城市更新方面一直都遵循“原址回迁”,现在突然实行房票安置,即搞净地出让,毫无疑问阻力不小。说穿了,市民也不傻,哪种方式对自己有利,他们还是拎得清的。

当然了,这是政策之初的正常反馈,我相信上面既然打算兵行险着救市,就一定有一整套的打法,比如到期后房票打折或者作废,比如彻底堵死拆迁发钱这条路等,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维稳地方财政,把超发的货币往楼市里赶。

很多人问我2024年地产会不会好?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好不好取决于人民群众有没有信心。

回溯过去几轮房地产牛市,无一例外都是居民部门信心爆棚的时候,2009年的四万亿放水,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安置,住房供给不足的年代,又拼命印钱发给老百姓,买房的信心自然是有的。

最典型的如去年一季度,疫情放开,阳康之际,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幻想在新的一年大干一场,成竹在胸,誓要夺回失去的三年。结果是拼搏了三个月后,发现越折腾越赚不到钱,越努力越没有业务,于是就开始向现实妥协。尤其是民间投资,从信心爆棚到信心丧失,也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

说回到现在的地产行业,我没看到足以让民众2024年跑步进场买房的信号出现,直白点说,工资收入增速的信心没有出现,财富增长的信心也没有出现。前者决定了大多数人的消费行为,后者决定了少数有钱人的投资逻辑,现在这两点都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信心从何而来?这个话题我们聊过,概括性地说,信心建立在安全感之上。这个安全感既包括政策的稳定,切忌朝令夕改,也包括企业有订单。前者是企业经营下去的保障,后者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当然也是就业者工资收入的来源,这是购买力的源头。

我用文字阐述这一切极其简单,但真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因为平心而论,未来房地产很难托住中国经济的成长性了,这就像即便我们现在想提振生育率,大力度鼓励年轻人生育,也改变不了人口负增长的形势。这是整个基本面决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放大到全局,现在房地产遇到的难题,根子上跟老龄少子化、贫富差距加大、需求锐减等有密切关系。说穿了还是供需的问题,因此其实是无解的。如果只看出生率,我们未来长期人口压力是巨大的。

当然了,不能忽略的是中美脱钩、日本高通胀加息、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对国内的投资逻辑也造成了冲击——受宏观行情不景气影响,这两年国内资产处于贬值通道,国内资金正在加速从房股中抽离,跑到海外寻求庇护。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不仅要面对国内人口、住房等新形势的变化,还要时刻警惕全球局势对国内投资逻辑的牵连。所以,眼下救市切忌拖拉,而是应该一鼓作气,加大货币投放,把货币的乘数效应彻底发挥出来。

好消息是,有传闻说下周一要降息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前出台的房地产政策效果不障,尤其是接下来是传统的春节假期,按照惯例,市场会进一步冷却,另外考虑到三四线城市楼市承压,所以很可能会在近期下调贷款利率。

是的,这又是出口转内销的消息。但我个人觉得可信度很高,一方面三周前商业银行已经集体下调存款利率,做足了准备,另一方面,从提振房股、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降息的预期已经达成一致了。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赞(5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1-15 18:0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10 08:12